沙溪镇:党建引领、新老共建,破解百年老村治理难题

自党史学习教育开展以来,沙溪镇圣狮村党委从党史学习教育中汲取党的农村工作、基层组织建设的历史经验,调研本地经济社会发展现状,通过在辖区企业、社会组织中强化党的建设,发挥非公组织中党员模范带头作用,丰富组织活动,扩大服务范围,增强党组织的吸引力和号召力,着力推进基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办实事办好事。

第一时间牵住“牛鼻子”,形成以“和”为核心的共同价值观。圣狮村始终坚持将德治放在农村基层治理的重要位置,形塑以“和”为核心的共同价值认同,主要有“融合、调和、善和”三个方面。融合,是指不分姓氏、不分户籍,避免撕裂内耗;调和,是发挥华侨、乡贤等群体作用,平和协商化解矛盾;善和,营造橄榄型的社会架构,避免衍生犯罪。

在基层组织建设方面,圣狮成立联动党总支,发挥基层治理的战斗堡垒作用。圣狮是一个多姓氏融合的社区,在农村基层,宗族多矛盾也会多,但圣狮村始终寻求农村治理的最大公约数。在圣狮村党委引导下,圣狮文体协会成立联动党总支,党员75人、覆盖协会会员1800多新老沙溪人的基层堡垒,通过“团益公会”、艺习武馆等26个民间组织,全年举办曲艺表演、慈善义演、篮球邀请赛等大型活动20多场次,宣传活动、义工活动、亲子活动、电影放映等中小规模活动30多场次。

大大小小的活动使新老沙溪人彼此熟悉、彼此包容、矛盾在欢声笑语中渐渐溶解,取而代之的是互相谅解、互相帮助、邻里和谐。

紧盯最关键的焦点问题,圣狮村党委牵头打造“党代表+义工+社工+关工”工作模式。通过这种工作模式引领圣狮村志愿者服务队,开展系列公益活动,深入到社区中了解群众困难,发动辖区企业家捐款捐物为困难群众排忧解难。依托创办于1910年、中山市最早期的慈善机构之一的团益公会(1910年)等载体,积极引导海外侨胞在内的乡贤捐资行善,降低村中部分脆弱的群体干扰治理、滋生犯罪的可能;通过奖学金制度、助学金帮扶,鼓励圣狮青年继续升学,减少无业青少年误入歧途的可能。

“圣狮模式”日臻完善,基层党组织通过学党史、促进办实事,充分发挥基层治理地“最小单元”中的主导作用。今年以来,帮助400多名学生获得资助,走进了北大、中大等高等院校;筹集款物折合价值约200多万元,党员义工队累计服务时数达5000多小时,帮助和扶持群众2000人次;广泛开展养老志愿服务,让老年人老有所依、老有所乐;党员通过业余时间发动各个民间组织的义工队经常开展探孤慰问等公益活动,党员在各个活动的筹划和参与中既增强了自身综合素质,又能充分发挥农村党员的模范带头作用,增强党组织的吸引力和号召力。对村内外的老人、青少年、企业职工提供立体化、全方位的公益服务,赢得群众赞许的同时也吸引更多社会热心人士参与,形成良性的资源互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