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山:万名党员干部“入镇下村”投身“百千万工程”

今年,中山市结合全省“百县千镇万村高质量发展工程”,部署实施万名党员干部“入镇下村”行动,推动市直机关、国有企业、事业单位以党组织结对方式,帮扶镇村组高质量发展,以“党建+”系列项目引导党员干部走好群众路线,锤炼干部作风,践行一个支部就是一个堡垒,一名党员就是一面旗帜。

6月1日上午,中山市委组织部召开推进会,对行动进行专题部署,市直机关工委、市教育工委、市国资委党委分别牵头,联合市帮扶单位党组织、镇街党(工)委、村(社区)党组织,对前期谋划开展的示范项目进行路演,引导全市党组织和党员干部充分知晓行动要求,明确干什么、怎么干。

据了解,今年以来,中山市直机关工委、市教育工委、市国资委党委分别统筹本系统各单位深入镇街、村(社区)开展调查研究,摸清村情民意和发展难题,经市直单位、镇街、村(社区)三方共商共议,确定结对共建项目3000多个,提供政策、资金、智力等资源支持。

产业支撑带动乡村振兴

在当天的推进会上,三乡镇塘敢村党总支书记黄振帮介绍了与市国资委、市公用集团联合研究的发展项目。

“我们塘敢村发展面临不少问题,一共向帮扶单位提出了22条需求。像我们村正在开展农村污水管网改造,开挖路面较多,亟需加快工程进度;还想根据村民意愿增加村内照明设施和监控设施;最重要的还是希望结对单位能帮我们村民拓宽萝卜产业销售渠道,以及解决停车难等问题,”黄振帮说。

对这些问题,市国资委党委全面统筹,5次召开专题会议研究,到三乡镇及塘敢村实地走访10多次,组建产业帮扶团队,列出10项问题清单,分类提出22项配套措施,确保每个项目板上钉钉,可操作、可落地。

中山公用集团本部党支部书记黄敏锐代表国资系统,讲解了市镇村三级通过签订《中山市基层党组织“双联双助”结对共建协议书》,开展“先锋带动、组织协同、项目落地”的结对模式,以及每周一碰头、每月一研判、每季度一分析、每年两总结的工作安排。

“‘塘敢萝卜’品质非常好,但每年产量仅有210多吨,我们计划帮助农民增加种植面积,安排下属企业直接采购,发挥34家公用市场集群和供应链优势,让‘塘敢萝卜’成为中山人吃得上的萝卜、成为大湾区的知名萝卜品牌,”黄敏锐介绍说。

在产业帮扶的同时,中山公用集团还将举办塘敢文化节等一系列活动,发挥临近中山温泉的地理优势,引流游客辐射村里,共享旅游红利,助推村组集体经济高质量发展。

凝聚各方资源共建共治

坦洲镇十四村社区是中山市公安局党委结对支持的基层单位。十四村社区毗邻珠海市,户籍人口仅3000多人,流动人口多达10万人,出租屋众多,人口密度大约每平方公里3万人,基层治理体系、治理能力都还存在不少“短板”。

针对十四村社区社会治理方面存在的问题,中山市直机关工委全面统筹,市公安局党委联合坦洲镇党委、十四村社区党总支部,按照结对要求,精心研究帮扶项目。

中山市公安局党委专职副书记、政治处主任王建国介绍:“坦洲镇党委对十四村社区的问题,提出了7类需求。市公安局进行8次协调对接、走访调研,形成包含78项内容的任务清单。根据公安机关的职能,聚焦党建基础工作、出租屋管理、流动人口管理、交通秩序维护等4个重点,制定了23项措施,取得了初步成效。今年1至4月,十四村社区的刑事案件同比下降37.8%,治安类警情同比下降25.2%,各类矛盾纠纷同比下降8.9%。”

作为属地党委,坦洲镇大力做实做细十四村社区网格化管理体系,社区共划分50个小网格,每个小网格配备党员1人、公安人员1人、村(社区)工作人员1人及志愿者、义警N人,形成“3+N”小组。每个“3+N”小组都是市、镇、村三级共治的基本单元,让小事小情在沟通联动中解决。

据了解,中山市直机关工委管理的一级党组织超过80个,党支部有1170个,在职机关党员15000多人。通过万名党员干部“入镇下村”行动,市直机关党员干部将投身18个镇街212个村(社区),在“百县千镇万村高质量发展工程”等重点任务中发挥职能部门作用。

强化文化振兴智力支撑

根据工作安排,中山市教育工委统筹安排市内高校及市直属学校279个党支部、近4500名党员,下沉14个镇街中的32个村(社区)结对共建。其中,中山火炬职业技术学院党委负责与南头镇民安社区党委“结对子”。

为了谋划好项目,民安社区坚持党组织领导下的社区居民自治制度,先后召集29个居民小组党支部、两新组织党支部集体研究会商,组织人大代表、居民代表,以及乡村振兴促进会成员召开座谈会,发放300多份调研问卷问计于民。

“对这些项目,我们必须要把好关,把帮扶单位的资源发挥到最大化。”南头镇党委委员万希晨说,“社区一开始提出5个方面基本需求,经过研判认为项目过于笼统,而后镇党委安排镇党建办、城建局、农业农村局等部门共同研究,围绕‘党建+人才’‘党建+文化’‘党建+乡村振兴’将5个需求拓展为20个,经过实地走访、反复论证,最终确定了16个既符合帮扶单位特点,又得到居民群众广泛支持的方案。”

火炬职院党委副书记元维社信心满怀地说:“接下来,我们将帮助社区建设一座村史馆、设计一处休闲公园、开展一系列文体活动、搭建一个新媒体宣传平台、打造一个网红打卡点,以学院的专业群对接基层村(社区)产业群,发挥专业人才优势,构建政产学企协同发展新格局,将高质量发展论文写在民安社区大地上。”

在“百千万工程”一线转作风锻铁军

中山市是全国为数不多的实行市直管镇体制的城市。高质量发展的薄弱环节在镇村、最繁重的任务也在镇村。

今年,中山市委组织部结合基层党建三年行动,制定了高质量党建引领高质量发展“八大行动”,其中万名党员干部“入镇下村”行动就是其中之一。通过实施该行动,中山市将在去年推行“双联双助”帮扶基层的基础上,进一步推动市直机关、国有企业、事业单位党组织大兴调查研究,做实“联”和“助”的内容,推动资源、服务、力量下沉基层,市镇村合力攻坚发展难题,办好民生实事,解决群众急难愁盼问题,服务保障中心工作扎实开展,达到学思想、强党性、重实践、建新功的目标。

“去年,我们通过‘双联双助’机制,安排全市128个机关企事业单位党组织与289个村(社区)党组织、2095个机关企事业单位下辖党支部与3500多个村(社区)下辖党组织结对,在应急状态下发挥了很好的作用。今年,在常态化工作状态下,‘联’了以后‘助’什么,成为摆在我们面前的重要问题,”中山市委组织部副部长、市委两新工委书记朱家俊介绍说,“万名党员干部‘入镇下村’行动可以说是‘双联双助’的升级版,做实这项工作,关键是市镇村三方党组织要带着群众一起谋划、一起把关,这也是党建引领共建共治共享的核心要义。”

在这次推进会上,中山市委常委、组织部部长梁子财强调,全市“工改”、治水、乡村振兴、基层治理等中心工作主战场在镇村组,这些工作的推进成效是检验高质量发展成效的重要标尺。各基层党组织要以实施万名党员干部“入镇下村”行动为抓手,加强党对农村基层工作的全面领导,进一步增强政治功能和组织功能,特别是要聚焦村组集体经济发展、践行新时代“枫桥经验”、促进共建共治共享共谋共评等守正创新,取得实效。领导干部要深入基层一线,增强同人民群众的感情,学会做群众工作的方法,在实实在在为群众排忧解难中践行党的宗旨和党的群众路线。要通过结对共建,常态化组织在职党员到村(社区)报到,开展走访慰问,解决一批发展所需、改革所急、基层所盼、民意所指的问题,用心用情赢得人民群众的信任和拥护。

据了解,接下来中山将落实开展一次专题调研、开展一次主题实践、发展一批项目、解决一批群众反映的热点难点问题、举办一次文体活动、进行一次走访慰问、组织一次进网入格、创建一个党建项目等“八个一”举措,发展和培育特色党建品牌,确保万名党员干部“入镇下村”行动落到实处,在“百县千镇万村高质量发展工程”一线锤炼干部、提供坚强组织保证。